占地2萬多平米,辦公生活區3000多平方米,如果以這兩個數據考量,江蘇恒州特種玻璃纖維材料有限公司只算得上一家“小廠”。但就是這樣一家小廠,2007年以來,該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超過9%,產生近億元效益。
“恒州玻璃”由小變大的轉變,成為我市企業依靠研發投入加速發展的一個縮影。經濟學里的“微笑曲線”理論說明,從過程產品到最終產品再到最終產品銷 售,產業鏈上各環節創造的價值隨各種要素密集度的變化而變化。在這條曲線的兩端,分別是研發和營銷,附加值最高;加工制造環節在曲線底端,附加值最低。該 理論對宿遷這樣一個后發地區來說,具有非同一般的啟示意義:在“調結構、促轉型”的經濟轉軌大背景下,面對增加研發投入的“方程式”,宿遷該如何解析?
研發投入墊高崛起支點
宿遷的崛起離不開自主創新,有關人士認為,自主創新的要素不外乎人、財、物以及體系機制,其中研發投入無疑是撬動自主創新的重要杠桿之一。
“現在,我們每年拿出年銷售收入的10%用于研發,僅此項投入就在5000萬元以上!碧峒捌髽I研發,山億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總裁張運鑫感慨地說,“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,最終都要靠自主研發的能力!
“山億”巨額研發投入結出了碩果。據介紹,目前“山億”擁有6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,其中,光伏逆變器的轉換效率提高到了98.6%,比德國同行業企業的轉換效率高出0.2%,被世界光伏權威實驗室評為A級產品,稱為亞洲最好的逆變器。
研發投入可以墊高發展支點。市委、市政府不斷加大研發投入、推動科技創新。自2012年9月我市在全國率先實施創新券制度以來,累計向1033家企 業、園區、服務機構發放科技創新券7247.4萬元,為137個項目兌現科技創新券1026萬元,帶動科技投入達1.32億元。
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實施以來,我市爭取項目21個,獲無償資助資金1.65億元。這些項目的組織實施,大大激發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,積極引進科技人才和創新成果。
今年以來,我市推動研發投入,既做“加法”,又做“減法”。今年上半年,我市為14家高新技術企業落實減免所得稅5249萬元,比上一年度增長 67%;為21家企業落實研發投入加計扣除所得額9280萬元,較上一年度增長10%,降低了相關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推廣應用成本,激發了企業開展研發的積 極性。
研發投入的支點,撬動了自主創新的杠桿。去年,全省科技創新工程監測結果顯示,我市科技創新綜合指數得分73分,居蘇北第一。
數字凸顯投入“短板”
有關研究表明,自主創新“家底”怎么樣,要看R&D(研發)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。據了解,我市去年R&D占比為1%,今年的目 標值為1.2%。從監測數據來看,我市R&D占比距全面小康目標值相差0.47個百分點,要想達到全面小康目標,意味著今后3年每年至少要提高 0.16個百分點,壓力較大。
我市R&D經費支出為什么提升較慢?市科技局局長羅揚分析說,從宿遷實際來看,科研主體少、投入總量小,金融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。目前, 宿遷科研院所僅有宿遷農科院、蘇北工業研究院、設施園藝研究院等少數單位,因處于起步階段,這些單位的研發投入較少。而企業研發投入,占宿遷的全社會研發 投入比重達85%以上,這就使得全市研發投入渠道比較單一。
有研究人士指出,各商業銀行為規避風險,投入的重點是已經產生實際效益的企業,導致帶有一定風險的科技成果推廣項目貸款難度較大。對于企業而言,企業家們對研發投入的認識不夠、外部財政投入也不足,這些因素讓企業在自主創新道路上裹足不前。
2011年,國家統計局宿遷調查隊做了一次企業自主創新狀況調查。被調查企業中,近三年年均研發投入100萬元以下的企業29家,占 27.9%;100-500萬元的企業30家,占28.8%;500-1000萬元的企業12家,占11.5%;1000-5000萬元的企業4家,占 3.8%。尤其讓人注意的數據是,沒有研發投入的企業29家,占27.9%。
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,研發投入不足使得中小企業的技術力量薄弱,生產條件落后。雖然市財政每年拿出幾百萬元的資金,專門用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果轉化,但也只是“杯水車薪”,自主創新,還需要企業唱主角。
“對自主創新的推動不僅表現在投入和決心上,更在于對創新的深刻理解!彼捱w市中小企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、宿遷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馬衛東指出了 很多企業的一種誤區,即誤認為將資金用于模仿性生產或者市場營銷,同樣可以獲得收益。不少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開發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上,而在核心產品持續 開發或持續改進等方面投入不夠。
經濟規律一再表明,沒有核心技術的生產是不可持續的。在研發投入更多是企業自籌的情況下,企業規模和效益水平,直接影響著企業自主創新的后續能量。今天的研發投入,就是明天的市場占有量和生產力,這種認識,對宿遷的企業家來說,還需進一步深化。
風險公擔機制亟待引入
數據顯示,去年全市研發投入為15.2億元,今年全市研發投入占比目標值為1.2%!叭绻O定全市GDP增速為14%,今年全市GDP預計為 1728億元,那么研發投入將達到20.7億元!绷_揚認為,如果目標任務順利完成,今年R&D經費投入要比去年增加5.5億元,增幅達到 36.2%。
羅揚進一步分析說,加大研發投入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,政策無疑是創新的“雨露”和“陽光”。
去年7月,我市出臺的《關于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意見》集中推出10大方面、26項指導意見,并將市級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提升到2000萬元。據了解,今后每年我市還將按不低于1000萬元的幅度增加。
《意見》還提出,對企業研發機構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級、省級的,同級財政分別給予80萬元、30萬元獎勵;對被認定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、省級創新型領 軍企業、省級創新型企業的,同級財政分別一次性獎勵60萬元、30萬元、10萬元;對創成省級以上高新區的園區,市財政一次性獎勵300萬元,用于研發平 臺和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。
“不斷集聚科技資源、加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,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思考的問題!绷_揚介紹說,今年力爭全年完成兌現創新券超過1500萬元,帶 動企業研發投入5000萬元以上;將享受科技優惠政策的企業擴大到100家以上,科技政策減免總額突破2億元。同時,還將積極做好省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的 培育和儲備。
面對企業的融資需求,羅揚認為,將推動宿遷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省內外知名創投機構開展合作,扶持中早期創業企業發展,重點支持新興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,力爭年內形成科技創業投資項目10個以上。
如何有效增加研發投入,企業和研究人士也有自己的期待。
“建議完善專利權和商標質押操作辦法,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價值!便絷査{陽托盤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蘇陽說。該公司利用各類農作物秸稈生產工業 托盤產品,填補了國際同類產品的空白。為了籌集產業化所需資金,李蘇陽曾帶著專利證明到市內銀行尋求貸款幫助,最終都沒有進展。他希望政府在科技創新獎勵 方面,能夠降低對企業規模的限制,更多地向中小企業傾斜。
一些中小企業則希望相關部門在科技創新券操作上更加靈活、簡化手續,最好在企業研發之前將創新券發下去,真正把政府扶持與企業研發很好結合起來。
“自主創新有收益也會有風險,建議我市形成銀行、資本運作公司、擔保公司、民間團體等主體參與科技投入的運作機制,實現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!笔姓 協常委、民建宿遷支部主委張雷沖認為,要建立風險投資機制,制定風險投資政策和相應的法規管理辦法,為科技轉化資金籌集提供更多渠道。
此外,張雷沖還建議加強和創新頂層設計,使科技投入機制更加科學!霸讷@得財政支持的同時,對創新主體提供的配套資金也要進行限定,以更好激發其投入熱情!睆埨讻_說。